隋大业十三年五月,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。同年十一月攻下长安,拥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帝。改元义宁,隋炀帝杨广成了太上皇。李渊则任大丞相,进爵唐王。
义宁二年,随着隋炀帝杨广的死亡,李渊登基为帝,宣告了隋朝的彻底覆灭。据史料记载,杨广有两个女儿,长女是南阳公主。次女杨氏,因为史料缺失,不知道叫啥名字。
两个可人的公主,原本是隋炀帝的掌上明珠。短短几年间,就从天之娇女沦落成亡国公主。李渊收了杨广的后宫,把杨氏赏给了李世民。武德九年,李渊在李世民的威逼之下禅让皇位,李世民称帝。杨广的女儿杨氏,升职成为杨妃。
杨妃为李世民生了两个儿子,大儿子李恪,小儿子李愔。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,也是第二个庶子。
杨广剧照,图片 网络。
李恪的基因十分强大,融合了三大豪门基因。分别是:隋朝杨氏,唐朝李氏和独孤氏。李恪的曾祖母是西魏独孤信的女儿,外祖父是隋炀帝杨广,祖父是李渊。李渊的生母独孤氏与隋文帝老婆独孤伽罗是亲姐妹,李世民和杨广的关系是姨表兄弟。
古代选太子,基本按照立嫡以长的原则。李恪庶子的身份,也就告别了太子的宝座。嫡子李承乾、李泰、李治都排在他的前面。李世民按照惯例,只要是成年的皇子,都要前往自己的封地。李恪和李泰一样,非常不愿意前往。这时候,出身这个东西就显得特别重要。李泰的生母是长孙皇后,李恪生母只是一个亡国公主。
李世民偏爱李泰,找了个理由对文武百官说:“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?但令早有定分,使外作籓屏,吾百岁后,庶兄弟无危亡忧。”而李泰就特允许"不之官"
李世民剧照,图片 网络。
同样是李世民的儿子,李泰出任雍州牧,不用去外地就藩。李恪却派去了齐州当都督,不久又去了益州当都督。李世民的用意非常明显,作为庶子出身的李恪等人,不要留在京城卷入政治武汉有没有尽快需要代妈的斗争,应该远离京城,远离朝堂。
李恪一开始想得比较开,做了一些丢人现眼的事情。自古想要自保的皇子,都会装疯卖傻,才能让身处京城的皇子们对他放心。李恪彻底颓废了,整日和奶妈的儿子聚众赌博。李世民知道后非常生气,免了李恪的官职。李恪遭到父皇的责骂后,改邪归正。李世民看见儿子知错能改,夸赞其“英果类我”。
李治立为太子不久后,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要废了李治,改立李恪。但遭到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,李世民也只好作罢。李恪因此事,让李治和长孙无忌都记恨上了,为后续被冤枉埋下了伏笔。
李治剧照,图片 网络。
贞观二十三年,李治继承皇位。不久后就加封李恪为司空,安州刺史,太子太师。据《新唐书》记载:“高宗即位,拜司空、梁州都督。恪善骑射,有文武才。其母隋炀帝女,地亲望高,中外所向。”
李治任命的官职,李恪照单全收,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。这么一个德贤兼备,文武全才的亲王,只要是有危及皇室地位的风吹草动,就会成为众矢之的。身边还有一位老狐狸长孙无忌,只要他稍微引导一下李治,李恪的处境就不容乐观。李治赋予他的所有,分分钟就可以全部收回。
永徽四年,房遗爱谋反案,牵扯甚广。长孙无忌可逮到机会,为了帮李治排除隐患。在李治的默许下,指使原告房遗直攀咬李恪参与谋反,李恪含冤而死。
本文史料 :《隋书》《新唐书》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助孕公司看到的,谢谢!
|